契合時機的種族關係紀錄片:我不是你的黑奴 I Am Not Your Negro

7★/10★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牙牙語

紀錄片在近幾年來說,真如雨後春筍一部接一部的上市(真正在戲院上映)。 成績優秀,超過大部分濫拍劇情片的比比皆是。主要原因大概是:紀錄片的資料搜集齊全(有如偵探般抽絲剝繭),在編導「單方面」引領下,將主題洗腦式的強迫推銷。當然有時會以嘻笑怒罵逗得觀眾前仆後繼大笑不已,像是《Where To Invade Next(Michael Moore)》,《Super Size Me(Morgan Spurlock)》;也有嚴肅探討政府陰謀事件,像《Citizen Four(2014奧斯卡最佳紀錄片)》,《Winter On Fire: Ukraine’s Fight For Freedom》等。或許是近年來好萊塢白人主義及缺乏褒揚黑人主題影片,受到大量評語,2017奧斯卡提名名單上,不乏黑人演員及作品受到圈選。最佳紀錄片的提名名單上,五部當中有三部以黑人為主題影片上榜,包括:《13th》,《O.J. : Made in America》及《I Am Not Your Negro(我不是你的黑鬼)》。本週就來看看根據60年代在思想上頗具領導地位的文學劇作家James Baldwin未完成遺作《Remember This House》為主幹的紀錄片《I Am Not Your Negro》。
影片主題描述黑人在美國過往今昔之地位。Baldwin是五六十年代知名人士,常常活躍於大學院校講演舞台或電視訪談節目,其間多次與當時最著名的三位民權運動領袖Medgar Evans,Malcolm X及Martin Luther King Jr.並肩出席。本片原著就是Baldwin借著對他們的了解,進一步分析美國政界及民間,甚至娛樂圈,多年來對黑人的實質看待,以及何以至今日,仍有不少黑白種族歧視和不平等待遇。影片尾聲,強調當下美國社會雖然沒有昔日明目張膽輕蔑黑人族群,但是近年的選舉結果,卻暗示「白人優越」反擊及黑人成為隱藏歧視對象的可能趨勢。全片以James Baldwin獨白為主,請來幾乎無法認出的知名演員Samuel L. Jackson擔任旁白,借著在三位民權領袖驟逝後,對他們的追思,為時下社會變遷,白人主義抬頭,作出暮鼓晨鐘的提醒。來自海地的導演Raoul Peck,編導本片意圖明顯,重申今日非白人族裔在美仍然受到不平等待遇的可能。觀眾清晰感受到原著Baldwin對同樣膚色族群(黑人)關懷及人權不平的憂心。